“两名刑事案件被害人均为残疾人,自身缺乏劳动能力,又因案致贫,家庭生活极其困难。通过审查,我们认为申请人符合司法救助的条件……”10月15日上午,松滋市检察院就向某某、杨某某申请国家司法救助案引入公开听证机制,通过多元化救助,解决人民群众最急切的司法需求,践行司法为民的初心使命。
听证会上,两名承办检察官分别阐述了案件审查情况,申请人陈述了申请司法救助的理由和请求,五名听证员经过单独评议,由代表宣读了评议意见:同意检察机关意见,给予申请人司法救助金。为让群众少跑路,市检察院依照程序,会后迅速报上级审批,当天下午,该院分别向申请人发放25700元和12800元司法救助金。
“真心感谢检察机关,感谢你们对我家庭的帮助,我们对未来生活充满了信心……”向某某最后陈述时感动的地说。
该院第五检察部负责人介绍,将国家司法救助融入脱贫攻坚工作中,是一件让人民群众看得见、摸得着、得实惠的实事。办案过程中,市检察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,积极协调当地镇政府、市扶贫办等部门开展联合救助,形成多元化救助格局,帮助申请人摆脱急迫的生活困境,有效化解社会矛盾。
该院党组副书记、副检察长王正柱表示,要“守初心、担使命”,牢记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践行公平正义的使命,加大司法救助案件审查力度,适应检务公开的新要求,能公开尽公开,提升司法公信力;要克服畏难情绪,扩大公开审查范围,邀请代表委员、社会各界参加司法听证,主动接受监督;要做好以案释法,达到一个案例胜过一沓文件的效果。